人大代表热议:北京成为冰雪进校园实践主阵地
冬奥开幕在即 “双减”催热冰雪课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北京将坚持“五育”并举,深化“双减”工作,完善学校考评机制,强化教育督导,促进学生养成体育运动习惯。而随着冬奥举办,冰雪运动也逐渐驶入“快车道”。那么,当“双减”遇上“冬奥”,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人大代表。
首套花样滑冰广播操
北京是实践主阵地
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应该如何深化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呢?市人大代表、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主席申雪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提到,“双减”政策出台后,滑冰协会从丰富校内“大课间”内容入手,与中国舞蹈家协会共同创编并在冬奥倒计时50天时发布了《全国第一套花样滑冰广播操》,与人教社共同制作并在倒计时30天时发布了“广播操学练手册”,旨在让学生们可以在陆地寻找冰感,从“陆转冰”中了解和参与花样滑冰运动。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47所学校、15家幼儿园,近50000名学生学习了这套广播操,有900多名冰场教练员参与了示范带教。北京是这套操的主阵地,先后有海淀的清华附小、中关村二小、北舞附中、北体大,丰台的18中教育集团,石景山的景山远洋、人大附小石景山分校,东城区的新鲜胡同小学,昌平的南口铁道小学、清华附中昌平学校,大兴的育才和清华附中大兴学校,朝阳的垂杨柳小学,顺义的耿丹学院等学校积极参与广播操的学练,为在全国推广做了很好的示范铺垫,力争在2022年覆盖全国1000所学校。
申雪代表建议,未来可以发挥冰雪运动特色校和相关区县的冰雪优势,将冰雪项目纳入考核内容,“让足篮排和乒羽泳等传统项目作基础,让新兴的冰雪项目作辅助,以此为中国冰雪运动的人才储备提供有力支撑。”
“双减”之下学生
迷上了冰雪运动
作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冰雪运动成为北京课后服务的亮点,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就是其中一个。
市人大代表、垂杨柳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钟亚利介绍,垂杨柳中心小学是北京市第三批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开始冰雪教育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冰雪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培养出来的,从夏季奥运会的理念启蒙到冬奥会三亿人上冰雪的梦想,学校一直在推广冰雪运动。” 钟亚利说。
学校没有冰面怎么办?仿真冰面、旱地冰场都能发挥作用。钟亚利介绍,学校在操场的平整处铺设了一块旱地冰场,学生平时在上面可以体验冰壶、冰蹴球等项目。在每年开学季,学校还要举办冰雪嘉年华,全校学生都可以体验冰壶、冰蹴球等项目。学生们在活动中组成旱地冰壶代表队、旱地冰球代表队、雪垒对抗代表队以及冬奥知识代表队,开展旱地冰雪项目竞赛机制的全员运动会,感受冬奥运动的魅力。
这块冰面也在“双减”后的课后服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钟亚利介绍,目前学校有冰蹴球、雪垒、队列滑三个社团,在课后服务时间利用这块冰面进行学习和训练。“学校专门请了体育俱乐部或者体校老师进校园,带来适合孩子们的冰雪教育课程。” 钟亚利说。
目前,冰蹴球社团最受欢迎,有60多名学生参与,雪垒、队列滑每个社团人数也在30人左右。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很难到实际场地参与,学校准备了用于模拟雪垒比赛的沙包,给学生使用。队列滑社团的成员大多来自学校轮滑社团有一定经验的学生,目前在校内进行陆地训练课程,提升学生的协调平衡能力。这几个社团在课后服务阶段受到不少学生的欢迎,让孩子们爱上了冰雪运动。
后冬奥时代冰雪教育
要融合发展
“双减”政策实施后,本市多所学校陆续开展了“冰雪运动进校园”系列活动,将冬奥科普和冰雪运动体验与课后服务、趣味活动有机衔接起来。市人大代表、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张健说,如今学校和家长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发生了很大改变,“大家逐渐意识到,我们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冠军,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也很重要”。这也为体育项目提供了更多选择,随着大众冰雪运动的发展,冰雪运动项目也成为了体育课的“菜单”之一。
尽管现在不少学校都有了冰雪运动的场地和器材,但冰雪运动的师资力量仍然是“短板”,有不少学校教冰雪运动课程的老师都是“借”来的。张健建议,培养冰雪运动的师资力量,应该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不能只“盯”着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体育职业教育学院也可以作为有益补充。
“同时,推广冰雪运动,就和推广一个科技创新产品一样,应该成体系。”张健说,冬奥和“双减”为冰雪运动的发展带来了“双契机”,有不少学校希望将课后延时服务向冰雪课堂倾斜,但苦于没有师资和场地。这时,社会上有资质的冰雪俱乐部可以为校园的冰雪课堂做有力支持,无论是将冰雪教师“引进来”,还是让学生“走出去”,到真正的冰雪场地沉浸式感受冰雪运动的乐趣,这样一个融合发展的体系必不可少。后期,体育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对冰雪知识和运动技能了解的不同程度,编写不同学段的冰雪运动教材。在课程教育方面,开展不同项目的训练课程,完善学校对冰雪项目的评价机制。
文/本报记者 刘婧 刘洋 【编辑:王禹】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兽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